楼面板拆除施工应如何进行?
一、施工准备
1.做好拆除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和安全措施。
2.做好材料、机具的准备和维修检查,确保完好、齐全。
二、技术要求
拆除顺序一般宜自上而下或自外向内或由一侧向另一侧顺序拆除,不得数层同时拆除。并严格按照每段拆除高度的控制点来逐步进行拆除,以保证下层支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拆除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位置,并且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严禁站在整体模板或钢筋上操作,严禁作业人员向下抛掷物料。
拆下的模板及支撑不得在施工便道或楼层上行使,建筑垃圾应用袋子集中堆放在安全的地点,并按要求定期清运。
模板拆除前必须派专人进行临边防护,并在拆除的模板及支撑下划定安全禁区。禁止人员在此范围内活动。
严禁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再行拆除承重部分,不得将拆下的模板和扣件随意抛置至地面,避免非结构性的坍落,造成危险。所有零星钢筋和散碎板材必须堆放整齐并及时清理出场。
夜间尽量照明设施并保证充足的安全出口指示牌灯光的照明度。确保交通警示明确。
三、操作工艺
确定需要拆除的板混凝土表面是否是原本清水混凝土表面。
利用墨斗线弹线并做出标识,以保证准确无误地将需要拆除的板进行拆除。注意观察结构板混凝土厚度是否一致。
根据弹线标识位置利用电锤凿除需要拆除的板混凝土表面,注意观察凿除过程中结构板是否有变化,如有无开裂现象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报请结构专业处理。凿除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及残渣。
清理现场垃圾及残渣时注意分类堆放并及时清运出场,注意现场用电安全及人身安全。注意观察拆除部位楼面标高是否与四周梁面标高一致,如不一致应调整至一致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
四、质量要求
模板拆除后砼表面应平整、清洁、无损伤、无污染、无痕迹。确保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优良标准。即:蜂窝麻面面积不得大于混凝土总面积的0.5%,无漏筋情况存在,混凝土表面无裂缝存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颜色应与周围环境颜色基本保持一致,不产生色差。
五、成品保护
拆模后严禁交叉作业区随意使用铁钉等尖锐物品刺破、破坏混凝土表面及裸露钢筋。拆下的模板及扣件及时堆放至指定位置,并安排人员看护以防止坠落造成摔伤事故及设备物品的损失。另外也应考虑到拆迁物上堆放的其它材料对板材拆除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如预埋线管及其它线材将不可避免地对被保护表面的涂料破坏,并由此得到板与结构体的牢固联接和更强的一致性的抗冲击强度等作用;如没有妥善处理上述废旧材料、钢筋或扣件,在局部散落的混凝土和零散钢筋裸露在外的情况下容易对混凝土面及工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等;特别是在保证项目内容的施工中更容易造成质量隐患甚至形成严重的后果等不良影响;对周边其它班组也有相互的影响作用,也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以上均为重中之重工作之首应立即坚决杜绝的情况出现并责成班组工长要全程监督施工人员规范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切实体现树立我公司形象宗旨。
六、安全措施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严禁酒后上岗及非专业人员乱动脚手架和起重机械等设施;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防滑鞋;现场专人负责安全警戒工作,设置警戒线和插上安全标志牌,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卫生,做到文明施工;对拆下的模板等材料分类堆放并及时清运出场;严禁乱扔乱放拆下的模板扣件等材料以免砸伤人或损坏其他机械设备等;对拆模后的支撑部分要派专人进行临边防护并在拆除的模板及支撑下划定安全禁区禁止人员在此范围内活动;夜间尽量照明设施并保证充足的安全出口指示牌灯光的照明度以确保交通警示明确;在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签字认可。同时由班组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施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