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不断更新迭代的进程中,旧桥梁拆除工程成为一项关键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其施工安全不仅关乎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危,更与周边交通秩序、城市环境以及公共设施的稳定运行紧密相连。为确保旧桥梁拆除施工安全有序推进,一系列严谨且全面的基本规定应运而生,犹如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全方位守护着拆除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桥梁拆除工程对施工单位资质有着严格要求。具备爆破或拆除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凭借其专业技术团队、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方能担此重任。严禁工程非法转包,这一规定旨在保证拆除工程始终处于专业、规范的操作轨道上,避免因层层转包导致安全责任模糊、施工标准降低等乱象出现。例如,专业资质单位在拆除过程中能够精准运用爆破技术或专业拆除设备,有效控制拆除范围与力度,降低对周边结构的意外损伤风险;而非法转包可能使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施工方介入,因技术生疏或管理不善引发安全事故。
项目负责人作为拆除工程的核心领导者,对安全生产肩负全面领导责任。其需统筹规划拆除工程的各个方面,从施工计划制定到人员调配,从安全设备配置到现场监督检查,无一不在其职责范畴之内。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则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他们如同“安全卫士”,时刻穿梭于施工现场,细致检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如在拆除桥梁上部结构时,安全员需确保临时支撑体系搭建牢固,防护网设置严密,防止人员坠落与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拆除下部结构时,监督围堰的稳定性与排水设施的有效性,保障施工区域不受水患侵袭。
施工前全面了解图纸资料与现场勘察是制定科学施工方案的基石。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犹如拆除工程的“作战蓝图”,其针对性、安全性与可行性直接决定了施工过程的顺利与否。针对不同类型、结构与年代的桥梁,方案需因地制宜。例如,对于一座混凝土连续梁桥,需根据其梁体长度、重量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合适的切割分段方式与吊运设备;对于钢结构桥梁,要依据钢材型号与连接方式,制定精准的拆解顺序与焊接切割工艺。同时,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在拆除过程中对既有交通线路的防护,防止因桥梁拆除引发交通拥堵或事故;对周边地下管线的保护,避免施工造成水管破裂、燃气泄漏等严重后果。
施工区域设置硬质封闭围挡与醒目警示标志是保障公众安全的直观手段。围挡高度不低于 1.8m,有效阻挡了非施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因好奇或误闯引发意外伤亡。警示标志则以鲜明的视觉效果提醒过往行人与车辆远离施工区域,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城市桥梁拆除现场,合理设置的警示标志能够引导交通流有序绕行,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制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方案以及应急救援预案是应对拆除工程复杂多变环境的必备举措。拆除过程中,无论是粉尘、噪音污染,还是拆除物料的合理处置,都需要在环境保护方案中有明确规划。例如,采用洒水降尘、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与噪音;对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与妥善处理,减少对土壤与水体的污染。应急救援预案则在火灾、坍塌、人员伤亡等突发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明确救援流程、责任分工与物资储备,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如在拆除过程中发生火灾,预案中规定的消防设备迅速投入使用,救援人员按照预定路线疏散被困人员,医疗急救小组及时对伤者进行救治。
严禁立体交叉作业可有效避免不同作业层面间的相互干扰与安全隐患。拆除桥梁时,上部结构拆除与下部结构拆除应有序进行,避免上下同时施工导致的物体坠落、碰撞等风险。作业人员使用手持机具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转。如风镐在破碎混凝土时,若超负荷使用可能导致钎头断裂飞溅伤人;液压锯在切割钢材时带故障运转可能引发锯片失控,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与设备损坏。
根据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制定消防安全措施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关键。由于桥梁拆除现场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如燃油、氧气瓶等,以及大量易燃的拆除物料,如木材、保温材料等,消防安全措施需涵盖消防设施配备、消防通道设置、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与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灭火器、消防水带等消防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取用;设置专门的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并采取防火、防爆、通风等措施,防止火灾事故因这些物品引发或扩大。
旧桥梁拆除施工安全基本规定从多个维度对拆除工程进行了全面规范与约束,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定,才能在旧桥梁拆除这一复杂而危险的工程中,确保人员安全、环境友好与工程顺利推进,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