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除建筑物的过程中,坍塌事故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为了有效防范这一风险,一系列严密的坍塌监控应急措施成为拆除作业安全进行的关键保障。这些措施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操作规范,到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拆除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筑牢安全意识的根基。安全操作规程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准则,它涵盖了拆除作业的各个环节,从工具的使用到施工流程的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则是针对具体拆除项目制定的详细方案,包括拆除顺序、施工方法、安全保障措施等。通过学习,技术人员和工人能够对拆除工作的安全要点有清晰的认识,提前做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无知而犯错。
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监督下进行。工程负责人就像拆除作业的指挥官,肩负着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任。他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规程向参加拆除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将每一个施工细节、安全注意事项都传达给每一位施工人员。这种交底工作就像一场战前动员,让每一位战士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确保整个拆除团队行动一致、安全有序。
施工前切断或迁移电线、瓦斯煤气管道、上下水管道、供热设备等干线、支线,是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这些管线就像建筑物的“生命线”,如果在拆除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可能引发触电、火灾、爆炸、水淹等严重事故。提前切断或迁移这些管线,能够为拆除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避免因外部因素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工人从事拆除工作时,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上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上操作,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要求。脚手架和稳固的结构就像工人的“安全堡垒”,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平台,防止在拆除过程中因站立不稳而坠落,进而避免因人员坠落引发的建筑物局部坍塌风险。同时,稳固的操作平台也有助于工人更好地施展拆除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立围栏、挂警告牌,并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逗留,是构建安全施工边界的重要手段。围栏就像一道安全屏障,将拆除区域与外界隔离开来;警告牌则是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人们这里正在进行危险作业;专人监护则像忠诚的卫士,时刻关注着施工现场的情况,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危险区域。一旦无关人员进入拆除区域,可能会因不了解现场情况而干扰施工,甚至引发坍塌事故,所以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是保障拆除安全的必要措施。
拆除建筑物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严禁几层同时拆除,这是基于建筑物结构稳定性的科学原则。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会发生变化,如果几层同时拆除,可能会破坏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导致建筑物突然坍塌。当拆除某一部分时,要防止其他部分的倒塌,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拆除过程中密切关注建筑物的结构变化,采取相应的支撑、加固措施,确保拆除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被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应另外设置配电线路。被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可能因老化、损坏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使用这些配电线作为照明电源,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甚至可能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进而导致建筑物坍塌。另外设置配电线路,能够确保照明系统的安全可靠,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保障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和整体进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须在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重拆掉后才可以拆除。这些结构部件在建筑物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提前拆除,会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平衡,增加坍塌的风险。按照整体进度拆除这些部件,能够确保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避免因结构失衡引发的坍塌事故。
拆除建筑物一般不采用推倒方法,遇有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推倒方法时,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砍切墙根的深度不能超过墙厚度的1/3,墙的厚度小于两块半砖的时候,不许进行掏掘。这是因为过度砍切墙根或掏掘会削弱墙体的支撑能力,导致墙体突然倒塌。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牢,支撑就像墙体的“保护神”,能够在墙体受力发生变化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力,确保墙体在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拆除建筑物坍塌监控应急措施是一个严密的安全防护网络,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守护着拆除作业的安全。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坍塌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拆除工作顺利完成,为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创造安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