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装修的初始阶段,主体拆改往往是人们改变居住空间格局、实现个性化居住需求的重要手段。然而,主体拆改绝非随心所欲的“大动干戈”,其中蕴含着诸多安全准则与技术规范。稍有不慎,触碰了不该动的部分,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让原本美好的装修计划演变成一场安全噩梦。
一、明晰主体拆改:搭建装修框架的基石
主体拆改,如同为房屋重新塑造骨骼框架,其内容丰富多样。拆墙、砌墙是改变空间布局的直接方式,通过合理拆除不必要的墙体,重新砌筑新墙,实现空间的重新划分与整合,以满足业主对功能区域的不同需求。铲墙皮是为了后续墙面装饰的顺利进行,去除旧有的墙面涂层,为新的墙面处理奠定基础。拆暖气和换塑钢窗则是对房屋设施的更新换代,提升居住的舒适度与安全性。在老房子装修中,空调移机也是主体拆改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前规划好空调位置,便于后续的墙面刷漆等工作,避免二次施工对装修进度和墙面美观造成影响。
拆除工程和基础工程构成了主体拆改的两大核心板块。拆除工程包括全面的拆旧工作,将原来所有的装修痕迹彻底清除,为新的装修风格腾出空间;拆墙则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涉及砖墙和混凝土墙的拆除,需要精准判断墙体的性质与作用。基础工程里,新砌墙决定了新空间的分隔形态,砌粉管道是对管道系统的优化与保护,墙面处理关乎后续墙面装饰的质量与效果,进户防盗门灌浆则增强了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二、严守主体拆改原则:安全至上的准则
拆墙需谨慎: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预制板墙就像坚固的卫士,肩负着承重的重任,一律不可拆除,也不能随意开门开窗。那些厚度超过24厘米的砖墙,大多是承重墙,它们就像房屋的脊梁,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维持着结构的力的平衡。一旦拆除承重墙,就如同抽掉了房屋的脊梁,破坏了力的平衡,可能导致房屋局部甚至整体的坍塌,后果不堪设想。即便轻体墙,也并非都能随意拆除。横梁下面的轻体墙同样承担着部分房屋重量,拆除它同样会破坏房屋结构。只有完全作为隔墙的轻体墙、空心板,因其不承担任何压力,仅仅起到隔开空间的作用,拆除后才不会对房屋结构造成影响。若非要拆除承重墙,必须遵循建设部规定,由原设计单位或同资质设计单位给出修改、加固设计方案,在确保加固正确有效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拆改。
拆门要注意:门框嵌在混凝土中,与建筑结构紧密相连,不宜拆除。拆除或改造门框,犹如破坏了建筑结构的一个关键节点,会降低建筑的安全系数,后续重新安装门也会面临诸多困难,难以保证门的正常使用与稳固性。
配重墙不可拆:阳台边的矮墙看似普通,实则是保障阳台安全的关键——配重墙。房间与阳台之间墙上的门窗可以拆除,但窗以下的配重墙绝不能动。它就像一个秤砣,起着挑起阳台的作用,一旦拆除,阳台的承重力就会下降,随时可能发生下坠的危险,危及生命与财产安全。
梁柱不能拆:房间中的梁柱如同建筑的顶梁柱,肩负着支撑上层楼板的重任。拆除或改造梁柱,就如同抽掉了上层楼板的支撑,必然导致上层楼板下掉,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梁柱绝不能拆除或改造。
钢筋不能拆:墙体中的钢筋是增强墙体和楼板承载能力的关键。在埋设管线时,若不小心破坏了钢筋,就如同削弱了墙体和楼板的骨骼,会影响其承受力,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在日后的使用中因承受不住压力而发生开裂、坍塌等事故。
三、规避主体拆改常见雷区:敲响安全警钟
乱改乱拆承重墙:在砖混结构建筑中,预制板墙和超24厘米厚的砖墙都是绝对不能随意拆改的承重墙。在承重墙上随意掏大面积的洞,同样会严重破坏其承载能力。拆除承重墙、在上面开窗开门或削薄墙体,不仅直接削弱了承重墙体的强度,破坏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还可能引发相邻墙体开裂、上下楼墙体和楼地面开裂等问题,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这样的墙体和楼板极易坍塌或断裂,对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乱改燃气管道:私自拆改燃气管道、包封燃气阀门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极易造成燃气泄漏。被包封起来的燃气管道一旦泄漏,气体不易被察觉,也难以扩散,聚集在局部空间。在使用前若没有专业的安全检测,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燃气设施的设计、安装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必须由专业人员施工。若装修时需要改动燃气管道,应向供气单位提出申请,由专业人员现场勘测并出具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操作。
乱改暖气管道、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及上下水管道在建筑中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各家各户相互关联。乱拆乱改暖气管道,会打破原有的压力平衡和热平衡,导致供热失调,出现部分用户过热、部分用户过冷的情况,而且改动后的暖气管道很难保证不漏水。同样,上下水管道的随意改动也可能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堵塞、漏水等问题。
拆除阳台“配重墙”:为了追求更大的采光空间,不少业主想拆除阳台与房间之间的配重墙。但拆除配重墙会使阳台的承重力下降,导致阳台下坠。它改变了房屋结构原有的受力状态,特别是对于老房的挑板式阳台结构,拆除配重墙会削弱阳台的承重力,甚至有坍塌的危险。
在房屋主体拆改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守安全底线。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美观或一时的便利,而忽视了结构安全的重要性。在满足个性化居住需求的同时,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与稳定,让装修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美好旅程,而非埋下安全隐患的冒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