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拆除与改造的领域中,混凝土静力切割拆除技术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显著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拆除工程和加固工程的首选先进施工工艺。
一、技术原理与应用范围
混凝土静力切割拆除技术,是借助专业的拆除设备,如薄壁金刚钻、金刚石切割锯、绳锯、液压钳或液压锯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精准拆除的技术。与传统的剔、凿等拆除方法相比,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方法拆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难以实现整齐的分离截面,且对结构的破坏性强,而静力切割拆除技术能够真正做到整齐分离、无损拆除,对结构的冲击极小。
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建筑结构拆除方面,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柱、板、剪力墙的拆除;在建筑改造方面,各种管道开洞、抽油烟机排风口开洞以及因设计变更导致的结构改造等,都能通过该技术高效完成。无论是大型建筑工程还是小型家装改造,混凝土静力切割拆除技术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静力切割拆除的施工流程严谨且科学,主要包括定位放线、钢筋剔凿、切割、断面处理和验收五个步骤。
定位放线:施工前,技术人员需根据设计要求,在待拆除的混凝土结构上准确标记出切割位置和尺寸,为后续施工提供精确的指导。
钢筋剔凿:在切割部位,小心地剔凿出钢筋,以便在切割时能更好地分离混凝土和钢筋,同时也为后续的断面处理做准备。
切割:使用专业的切割设备,按照定位放线的位置和标记,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业人员严格把控,以确保切割的精度和质量。
断面处理:切割完成后,对切割断面进行处理,使其平整光滑,满足后续施工的要求。这一步骤对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至关重要。
验收:施工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切割拆除的质量进行验收,检查切割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是否稳定等。只有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三、施工安全与操作规范
拆除顺序: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必须遵循从上至下、逐层分段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对于框架结构建筑,应严格按照楼板、次梁、主梁、柱子的顺序进行施工。若只进行部分拆除,必须先对保留部分进行加固,确保其稳定性后,再进行分离拆除。
结构监测: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监测被拆除建筑的结构状态,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有不稳定的趋势,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设备使用: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严禁超载作业或随意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同时,要保证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作业中机械不得同时回转、行走,以防止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处作业: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对于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的材料,必须使用起重机具及时吊下。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在指定场所,严禁向下抛掷,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双机抬吊: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每台起重机的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80%,并且应对第一吊进行试吊作业。施工中两台起重机必须保持同步作业,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人员操作:拆除吊装作业的起重机司机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信号指挥人员则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5的规定进行作业,确保指挥准确无误。
特殊结构拆除:拆除钢屋架时,必须先用绳索将其拴牢,待起重机吊稳后,方可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在吊运过程中,要采用辅助措施使被吊物处于稳定状态,防止发生意外。拆除桥梁时,应先拆除桥面的附属设施及挂件、护栏等,为后续的主体拆除创造条件。
四、技术特点与优势
混凝土静力切割拆除技术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和优势。它无震动、噪音低,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极小;安全环保,不扬尘、无飞沙走石,减少了施工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对周围环境无损坏,能够有效保护周边的建筑物和设施;不影响钢筋和砼之间的粘结力,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不会产生微裂缝,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方法简单,可随意切割拆除洞口,施工效率高,能节约大量工期;最重要的是,它不损伤原构件,为后续的加固和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混凝土静力切割拆除技术以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工艺和显著的优势,为建筑拆除与改造工程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相信这项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